由于煤铁资源优质丰富且相对集中,今天的本溪湖地区在明代就是辽东重要产铁区;清代,已然成为我国东北的采煤冶铁中心。其后,这里经历外寇侵掠和内贼剥削,饱尝丧权之辱与奴役之殇,也见证了无数仁人志士、前辈先贤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可以说,在百年本钢的年轮上凝刻着屈辱、新生、发展与振兴的每一道印痕,记录着中国钢铁产业“站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段历程。

  风雨淬炼

  日俄战争期间,对本溪煤铁资源垂涎已久的日本大仓财阀乘虚而入,于1905年底向日军驻辽阳关东总督府提出成立“本溪湖大仓煤矿”的申请,并获得非法批准。“本溪湖大仓煤矿”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东北后建立的第一个大型工矿企业,忝为今日本钢之前身。

  “本溪湖大仓煤矿”由日本人独霸5年,掠夺开采煤炭12万余吨。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争回了一半矿权。1912年1月23日,“本溪湖大仓煤矿”更名为“商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新增炼铁事业。由于当年日本的技术水平还很低,铁厂设备完全是从英、德两国引进,因此本溪湖炼铁厂的设备当时在亚洲首屈一指,即使日本本土最好的制铁企业犹不可及,1915年开炉生产的一号高炉炉容291立方米,一昼夜可产铁130吨。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止,“商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由一个单纯经营煤矿开采的企业,扩展到具有铁矿开采、选矿、团矿、炼铁、炼焦、化工和发电等多种生产能力的联合企业,累计生产原煤7834517吨、生铁838090吨、焦炭1485143吨。“南有汉冶萍、北有本溪湖”,即是当时中国煤铁业的格局。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实现了独霸公司的野心,中国方面的全部股金被日本关东军占有,公司实际控制权在大仓财阀手中,公司改称“株式会社本溪湖炼铁公司”。由于本溪湖煤铁公司的低磷铁和优质焦煤是军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因此日本帝国主义新建了“宫原厂区”和彩屯竖井,开始了更加疯狂残酷的掠夺和剥削,以供发动侵略战争所需。

  沦为亡国奴的煤铁工人遭受了14年的非人奴役与迫害,工资低、生活苦、劳动时间长、生产事故多。1942年4月26日茨沟煤矿瓦斯煤尘大爆炸,死亡1327人,至今仍是人类采煤史上最大矿难。据统计,1942年到日本投降的4年间,仅庙儿沟铁矿就死亡了17800人,平均每天10余人。如今茨沟、南芬等处“万人坑”里的层层白骨,记录着日本侵略者欠下本溪人民的一笔笔血债。

  钢铁报国

  1948年10月31日,本溪全境解放,本溪煤铁公司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然而,连年的战争几乎把生产设备破坏殆尽,日本人撤离时把铁水凝固在高炉里,苏联人把所有能拉走的设备洗劫一空。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当家做了主人的本钢工人却迸发出无比高涨的劳动热情,打响了恢复生产支援全国解放的战役。

  不到一个月时间,工人们收集献纳各种器材11185件,随即开展修建生产竞赛活动,用双手清除了炉膛内的80多吨凝铁,用双肩担来几百吨耐火砖,用聪明才智找正了偏离中心线的炉喉,从溪湖到工源的烟筒一个跟着一个地冒了烟。1949年7月3日,本钢2号高炉修复竣工,点火投产,4日下午流出了属于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摧毁了日本叫嚣“只能在这里种高粱”的狂言。红彤彤的铁水,映红了山城本溪,映红了新生的人民政权。7月1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本溪隆重举行庆祝本溪煤铁公司开工典礼大会,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大会题词——“为工业中国而斗争”。1949年,本溪煤铁公司生产生铁4.48万吨,占当年全国铁产量的六分之一强。

  1950年10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保家卫国。作为国内最早恢复生产的钢铁企业,兼有战略前沿的地理位置,建国初期的本钢无论在支援前线作战还是在后方建设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950年初,本钢炼铁厂的日产生铁量超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高产量的167%;1950年6月,本钢生产出了我国的第一批镍铬枪钢RS5,用于制造手枪和冲锋枪;同年9月,成功试制SAE3335炮钢,用于加工生产榴弹炮、野战炮和高射炮。

  1953年3月3日,本溪煤铁公司改称本溪钢铁公司;煤矿部另成立本溪矿务局。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本钢工源厂区两座高炉及附属系列工程被列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单炉炉容增加到了920立方米,1956年、1957年三、四号高炉先后投产,提前完成“一五”计划。1972年1月,本钢五号高炉投产,炉容2000立方米,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高炉。本钢同时加快炼钢步伐,建成第二炼钢厂。1978年,本钢转炉炼钢工序拥有3座120吨转炉,采用模铸工艺,年钢产量29万吨。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本钢生铁年产量一路攀升,以不到全国1%的高炉总容积,承担起了全国1/4的统配铸造生铁和1/2球墨铸铁的生产任务。本钢一号、二号两座高炉连续30年保持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旗高炉”。那一时期的本钢创造了新中国的很多个“第一”: 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梯型弹簧钢、第一炉工业用硼钢、第一代汽轮机异形叶片钢、第一批犁铧钢……我国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坦克、第一批拖拉机,乃至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潜艇、第一枚运载火箭上面都使用了本钢生产的钢铁材料,本钢因此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企业”。

  乘风逐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逐浪,开启了做大做强做优的世纪征程。

  “七五”时期的“三二二”改造,本钢人攻下200万吨钢这一难关。1989年,1700热轧机组产量突破设计能力,创造出当时国内同类机组高速度、高质量的先进水平,《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文章《中国的一米七,站起来了!》

  “八五”“九五”时期的“双四百”改造,本钢结束了无连铸、无冷烧、无精炼、无冷轧、无铁水预处理的历史;1995年,一冷轧工程的投产,使本钢成为我国第四个拥有冷轧工序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0年,本钢率先在全国大钢企中实现全连铸生产。

  从“十五”到“十三五”,本钢的钢铁产量全面提速,先后跨越了8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等产量目标;2020年本钢集团的铁钢产量已是改革开放之初的近20倍。

  各大工序脱胎换骨式的装备改造升级确保了本钢产能的持续提升。一、二、三、四号高炉等功勋元老陆续谢幕,而六号、七号、新一号等现代化大型环保高炉则先后登场,成为“人参铁”生产的主力军。曾经在40摄氏度高温、90多分贝的厂房里与落后的设备“斗智斗勇”的炉前工们,如今坐在装有空调的控制室里,操作着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化设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生产。

  铁水预处理、大转炉、精炼、连铸等基本实现了“炼钢—精炼—连铸”一对一的最佳经济规模的工艺装备配置,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负能炼钢生产模式;生灰、烧结、焦化、高炉、转炉烟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钢铁制造走向绿色发展时代。

  2008年底,拥有十余项世界先进技术的国内首座最大宽度的2300毫米热轧机组建成投产,热轧产品从宽度、厚度、强度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3年,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轧制效率高、成品精度高、厚度薄等特点的本钢不锈钢生产线全线贯通。

  冷轧系统改造中,冷轧超薄板、无取向硅钢、热镀锌、电镀锌、高强钢等机组陆续建成投产,冷轧产品品种、规格实现了汽车板、家电板的全覆盖,产品性能无论强度还是韧性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技改带来本钢集团“硬件”的提升,ERP等电子信息技术则广泛应用于企业“软件”管理,生产资源因此得到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逐步实现过程监控,能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成本管控实现良性循环,本钢集团的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转炉炉龄、转炉钢铁料消耗、热轧成材率、冷轧成材率等一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三级计算机系统协调着炼钢、连铸、热轧、冷轧工序的生产,以信息数字化带动本钢集团驶入崭新的智能钢铁时代。

  2010年6月8日,本钢与北钢合并重组成立本钢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的本钢集团产品结构实现了板材公司的高档汽车板、家电板、高级别管线钢、集装箱用钢、硅钢、特殊钢等“双高”产品,同北营公司的帘线钢、弹簧钢、高强螺纹钢、抗震钢筋等棒线材和管材的新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生产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精品占到了企业总产量的80%以上,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历经百年沧桑的本钢集团,如今正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2000万吨级精品钢材基地目标,阔步前进!本报记者 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