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智能塔吊全产业链布局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本溪市委驻会副主委 陈文斐

塔吊的应用非常广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塔吊驱动系统也从最原始的机械调速发展到全智能变频控制。本溪市具有发展智能塔吊全产业链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市不仅具有丰富的塔吊生产原材料,还有塔吊生产的龙头企业(中虹金仕达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其研制的伸缩臂塔吊生产技术为全球领先,主导产品有大型智能动臂塔吊、大型智能平头塔吊、中型动臂塔吊、小型动臂塔吊共 40 个型号。该公司智能塔吊的绝大部分零部件具备本地配套生产的可能性,预计到2030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市场的5%。遗憾的是目前该公司智能塔吊的一万余个零部件中大部分需从外省市钢铁深加工企业购买,既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时间成本,因此我们建议:

1.头部带动、整合资源、延展产业链。

充分发挥中虹金仕达公司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整合本地资源、人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展智能塔吊生产产业链。一是延展钢铁深加工产业链;二是延展精密铸造产业链;三是延展液压系统产品供应链;四是延展智能控制系统产业链;五是延展动力驱动系统产品供应链;六是延展除锈喷漆外保护产业链,包括超耐磨耐候耐刮擦环保漆;七是延展机械标准件的设计生产产业链;八是延展生产加工设备产业链;此外,还可以带动本地物流运输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

2.创新引领、人工智能、数字化赋能。

围绕智能塔吊生产的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中虹金仕达公司)为主体,联合我市及国内、省内相关产业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以研发创新引领行业应用拓展,使我市智能塔吊生产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规划先行、政策保障、牵动式晋位。

一是围绕智能塔吊全产业链发展,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二是着手制定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包括技术开发政策、人力资源培养开发政策、环保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吸引塔吊配套产业集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三是组织企业举办和参加世界及国内各类的塔吊专业展览会,以展促销。

4.资智双引、多措并举、集群式发展。

一要正确处理整合地方资源与招商引资的关系,推动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二要以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的资本信用和供应链之间的预付款、存货、质押等形成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三要制定相关高技术中小微企业孵化政策,设立孵化基金,扶持壮大相关中小微企业的配套供给。四要努力营造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到本溪投资兴业、工作生活。

5.创造环境、守法经营、增强竞争力。

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标准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关于加大本溪市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民革本溪市委副主委 张丽华

全面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是本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助推器”。自2019年起,我市争取国家专项资金7.5亿元,已对103个老旧小区进行了配套改造,基本上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是一项暖民心、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但在改造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目前改造工作基本是“各自为战”,在具体操作层面各不相同,没有形成全市统一的住建、发改、文旅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2.改造力度小、标准低、资金不足。现有改造仅限于修管道、铺地面等基础类改造,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很少。如群众意愿强烈的老旧楼栋加装外挂电梯问题,现有改造经费主要来自国家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资金配比不足,社会资金参与意愿不强烈,产权单位、水电气暖等专业部门对参与改造的支持力度不一。

3.缺乏后续长效的监管和维护机制。由于国家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前期改造建设使用,小区改造后设施的监管和维护缺乏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为此,民革市委建议:

1.加快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形成由市政府牵头,各区政府主抓,各区部门、属地办事处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并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如溪湖区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在区住建局下设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社区等成员单位,直接参与工程监管,协同联动。

2.将改造与开放发展相融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把老旧小区改造和周围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统筹兼顾,适当增加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项目。一是引入品牌商,确定试点小区,搭建“政府+志愿者+电梯企业”三方联动服务体系,细化政策指导、简化审批流程,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业主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二是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统一规划,同步设计。鼓励垃圾分类、收集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老旧小区,参与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三是结合边角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景观,开辟休闲、娱乐等公共空间,合理设置健身设施。四是在小区出入口、主要路段、车辆集中停放等区域设置路灯和监控摄像头并接入公安系统。五是老旧小区与其比邻的背街小巷、步行街要同步改造。如东明步行街和溪湖区怪石洞公园周边的老旧小区改造,可结合商业招商形式完善设施,将其打造成具有特色优势的老城古街。

3.积极探索自治自助物业管理模式。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物业管理新模式,组建业主委员会,形成政府引导、社区引领、业主自治、居民参与的自助式物业工作格局。选择有责任心的党员作为“红色金管家”,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推广小区智慧停车管理模式,解决停车难问题。形成由社区代管,雇佣社区居民看管的模式,公开收支项目,结余资金用于补贴社区建设。

关于全力培育钢铁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民进本溪市委委员 于洪冰

本溪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企业始终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工业强市”始终是全市坚定不移实施的重大战略,只有工业强、才有本溪强,只有工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本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本溪“十四五”时期要着重做好老字号、原字号和新字号“三篇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工业强市,需要以先进制造为有力支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我市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准确识变、解放思想,科学应变、积极作为,主动求变、谋划布局是亟需思考的问题。建议:

一是思想先行,以改革碰硬的闯劲直面智能制造新挑战。既要坚定相信,只有夕阳的企业、产品,没有夕阳的产业,发展钢铁产业大有可为。结合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借助国内产业有序转移契机,大力引进钢铁精深加工“专精特新”企业,将钢铁这碗饭“吃”得更优、更精、更细,提升产业新优势,打造发展新引擎。更要切实转变智能化转型只是简单的制造过程信息化改造观念,坚持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生产组织、业务流程、管理者和员工能力水平进行再造,破改革硬关、夺争先险关、闯投资难关,坚定不移推动钢铁产业智能化改造。

二是科学谋划,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生态圈。既要促进智能制造要素集聚,把发展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作为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文章的重头戏,利用5G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企业生产运营效益。聚焦“两新一重”建设需求,大力引进智能终端产业领域企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优化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布局。更要加快创新资源集聚,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抓手,以成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为平台,打通技术创新、教育培训、合作交流关键环节,助推创建更多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示范项目,提升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软实力。

三是融合发展,借势聚力实现制造业新突破。既要坚持不懈推进区域融合发展,紧盯高端制造发展方向,更要积极主动地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布局乃至东北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深耕与沈飞集团、北方重工等企业对接合作,把本溪建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智能设备配套基地。更要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步伐,引导钢铁及精深加工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在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园区,依托恒达物流园,打造集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营销物流于一体的“两业融合”产业园区,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于推进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本溪市委驻会副主委 安 青

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中医馆建设步伐。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建成中医馆52个,中医药诊疗约2.8万人次,总处方量16.4万张,收入228.4万元,约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收入的13.4%。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支持不够。中医馆适宜技术项目还未纳入医保范畴,制约患者就近就诊,基层医疗机构尚存在公共卫生经费拨付不到位现象;二是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不足。全市七成中医馆中医药服务能力普遍偏低,如推拿、拔罐、艾灸等简单疗法未应用;三是专业人才匮乏。东明、彩屯、火连寨等中医馆,无专职中医师,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四是推广宣传不到位。“中医没西医来得快”等传统就医习惯,影响我市基层医疗资源发挥效能。为此,提出推进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激励机制、资金保障”力度,完善基层中医药软硬件设施建设。

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将基层中医馆适宜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引导患者到中医馆“治未病、常见病、多发病”,畅通转诊转院渠道;试行赋能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激发工作潜能;按时、足额拨付公卫经费和药补资金,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参与中医诊所运营。

二、健全“远程诊疗、对口支援、签约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借鉴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验,以“远程诊疗”需求为目标,打通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全市医疗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成立由市中医院牵头组建的中医城市医疗集团,本着“一馆一策”“一馆一方”“一馆一剂”原则,支援合作的基层中医馆,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的辐射网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履约率和感受度。

三、 创新“人才引进、定向培养、岗位培训”模式,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打破部门人员传统编制体制模式,多措并举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如将具备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纳入乡村医生管理范畴;依托辽中医、沈阳药科、辽医化订单式培养基层中医人员;组织基层医疗机构中西医执业医师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西学中”培训项目,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每年不少于1人次参加专项培训,鼓励在岗医生提升学历层次。

四、融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理念,开展基层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加大 “名院、名科、名医”等重点品牌宣传,邀请“名老中医”走进直播间,科普保健养生知识;开展通过中医药“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让百姓了解、相信、受益于中医药,增强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双创活力推动市场主体扩规增效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 谢廷维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市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本溪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社会大局的稳定器。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指标稳中有进,民营经济亮点突出。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个转企”511户、“小升规”39户、“规升巨”10户。五年来,全市共计新增市场主体6.3万户,实现个转企3000多户,其中民营经济占96%以上。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进中有难”。

1.企业创新不足。我市多数民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人员缺乏、技改投入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GDP比重不足1%。每百家民营企业拥有专利不到1项,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数量列全省第13位。

2.主体规模不大。我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体量小,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2019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仅有62户,超10亿元的3户。2020年我市两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名列第70位、85位。

3.发展目标不明。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4.7%的被调查民营企业普遍缺少中长期发展规划。,“跟着感觉走”成为多数民营企业中长期发展方向的常态。

三、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难中有路”。

1.推动创新,增强前进动力。要推进建立“本溪智库”,积聚发展人才,要围绕十四五期间我市提出的九个产业集群,搭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设立创新引导基金、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民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增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前进动力。

2.扩大规模,增强企业体力。要建立市县(区)两级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库和工作联动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存量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更多的知名企业、龙头企业,要狠抓招商项目落地,壮大民营经济规模。

3.明确方向,增强发展定力。引导民营企业围绕我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三市四区”发展规划、“九个产业集群”研究布局项目,助力本溪发展。

4.完善环境,增强政府推力。深入推进“我是本溪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建立惠企政策信息平台,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