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工业,辽宁之脊;结构,工业之魂。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展现新发展格局中的“辽宁之为”。

调整结构,犹如重塑筋骨,“老”与“新”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老,交织着光荣与担当,沉淀着阵痛与思考。

装备制造业,辽宁“老字号”的资深代表,占据全省工业增加值半壁江山。近年来,辽宁装备这块金字招牌,似乎沾染了岁月尘埃,面临着智能化水平低、中低端产品多等问题。犹如钢铁巨人,虽块头大但神经系统、感知系统和智慧大脑不够发达,规模、基础优势均未能发挥出来。

局部不畅不代表整体不强,潜力一旦激活爆发的能量将超乎想象。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是辽宁最丰厚的财富,海量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是辽宁最大的资本。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思维,以场景为支点,把社会资本、企业、技术、人才引过来,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老字号”赋能增效,提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将成为辽宁崭新的历史坐标。

原,是资源泉眼涌出的天然力量,也是提升链式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

来自辽沈大地的石油、煤、铁,曾为全国作出巨大贡献;菱镁、膨润土等稀有资源更是全国乃至世界的珍宝。曾经,这是外界对辽宁资源生羡的赞誉;当下,却成了辽宁产业“增值点”不足的写照。怎么办?我省强调:将“腰身”抻长,把从原料到产品的黄金链条拉出来;将“尾部”做大,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进发。通过产业链盘活辽宁“原”动力,从改变“炼”有余“化”不足、“粗”有余“精”不足开始,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形成以本地龙头企业为主体,链条企业众星拱月的产业集群生态圈。

新,能激活潜在的能量,也将带来澎湃的生机。

辽宁之新,布局何处?全会回答掷地有声。数字经济是产业发展大势,也是辽宁培育新动能的重点。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为辽宁把“硬”变“软”的同时,本身也是一项拥有巨大拉动力的产业,将为辽宁带来源源不断的能与势。要积极布局各类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数字辽宁建设,依托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新思路依托新技术变为生产力,新技术将推动新模式构建新格局。在数字产业的推动下,众多领域焕发新生。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增材制造、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等未来产业,将为辽宁制造贴上新标签。

做好“老、原、新”三篇文章,不仅是产业课题,还需辽宁上下“同频共振”,让政府服务与企业发展“互为因果”。

蓄力,需找准问题。要明确各行业的基础、不足、方向。发力,应选对载体。一批代表行业较高水平和未来方向的高质量发展项目群将成为转型的突破口、排头兵。助力,得解除束缚。要在政策上寻求突破,在资金上重点支持。

一切难题,只有在行动中方能破解;一切机遇,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把握。辽宁振兴发展的宏大场景已然铺开,存量潜力和增量活力的双重动能即将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