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君】 眼下虽然进入冬季,但记者日前在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荒甸村、董船营村等地看到,一片片白色的塑料大棚下,今年新栽种的反季草莓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跟棚外萧冷世界形成巨大反差。乡宣传委员孙速敏告诉记者,这一时间段是乡里草莓繁忙的生产管理期,两月以后,他们的700多座大棚生产的反季草莓将陆续上市,在振兴乡村战略中,成为400多农民冬季增收的“金银果”。目前,全乡共发展设施草莓大棚700余座,年产草莓600余万公斤,年产值达6000万元。

雅河乡是我市反季草莓生产的主要基地,今年,该乡党委和政府一面深入草莓大户家中宣传党的最新政策精神,一面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反季草莓大户大棚里帮助进行技术管理,确保今冬草莓生产保产增收。董船营等村还把村集体的草莓大棚租给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保证他们脱贫后收入再上新台阶。其中,有20多年反季草莓种植经验的荒甸村党支部发挥草莓合作社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和党员大户为引领,对全村的草莓产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在引进品种、技术管理、采购销售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产业实力,推动今年全村草莓种植面积近800亩,产业劳动力人口450余人。

今年,联合村党支部为让分散在一家一户手中的耕地形成规模并产生最大效益,通过土地流转,腾挪出一片600亩的地块,分期建设高标准草莓等果蔬小区,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目前,利用移民、扶贫、发改、农发等部门投入的570万元资金,已经建起15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并以每座3万余元价格租给村里的种植户,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近50万元,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收入平台。联合村种植户孙广亮说:“俺租的大棚春节期间就能挣两万多元,一年下来赚上七八万元没问题。”

为了做精做细特色产业,该乡还与丹东莓食美客公司、山东渤海集团等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为今后全乡草莓产业走进国内深加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