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野在田间观察水稻长势。本报记者 侯永锋 摄

人物简介

马野,省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2018年5月被选派到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二道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被评为“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

现 场

“马书记放心,我家好好的,没受大雨影响。”看到马野上门,二道河村72岁的村民苏红旗说。

“腿上的伤疤是上山采蘑菇时弄的吧?您这年纪,尽量少上山。”马野千叮咛万嘱咐。

当天是星期一,从沈阳赶回来的马野把东西放在住处后,就立刻赶往村里。

驱车上山,来到村里的养殖业合作社,他与负责人常福奎仔细交流:“饲料够不够,没有受潮吧?”在合作社的养鸡场,村干部刘佳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溜达鸡,产的有机蛋供不应求,还有个响亮的品牌——‘挑担小伙’。这也是马书记的网名,他是真能干。”

返回村委会途中,马野指着路边一片金色稻田说:“这是村里的生态水稻种植基地,采用‘古法种植+高科技益生菌发酵+河蟹伴生+可视农业’模式,产品绝对绿色。”

经济基础差、理念滞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集体经济需谋划好带领乡亲致富的“金路子”,解决发展中的资源缺少整合、人才缺乏和资本缺失的要素问题,才能牵住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在我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二道河村确定了“区域生态循环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地处长白山余脉、辉发河源头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整合流域内的2个村、4个屯,一起发展“流域生态循环农业”,采取村集体控股、村“两委”班子带头、村民自愿入股的模式,筹集资金111万元,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已经成功申请“挑担小伙”商标3类,增加就业岗位8个,增加用工1000余人次。年销售收入3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20余户近40人。

这种模式充分激发了村干部、党员、村民的积极性,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精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造血”,不仅要开对方子、选对路子,更得迈开步子踏踏实实地干。刚来村里任职时,不会干,我就从调研开始;没有头绪,就从走访做起;不懂业务,就去学习、去培训,多走田间地头。

目前看来,村里的发展势头不错。前段时间,我们和清原满族自治县农商行初步达成协议,他们提供200万元免息免担保资金,帮助村里扩大养殖规模。再过些日子,合作社的农机及秸秆粉碎事业部的设备到位后,将秸秆粉碎打包,可以用于生态养牛和外销,并为村民提供农机有偿服务。

脱贫攻坚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这两年,二道河村“两委”班子共培养了4名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和1名预备党员,成功补选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相信他们能带着大家把集体经济搞得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