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有价,坐拥青山的王坊村换个思路“靠山吃山”——
  人参请下山 叩开致富门

  山莽莽,岭逶迤。金秋时节,大山深处的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城镇王坊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记者走进村里的参康源汇民人参产业园,一眼望不到边的遮阴网下,一指多高的人参苗郁郁葱葱,这是王坊村种下平地人参的第二年。

  望着去年自己亲手种下的人参,王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于占洋,从未像今天这样对这片田野充满希望。

  “以前种玉米,每亩地一年只能收入四五百块钱,这还得是年景好的时候。”提起从前的日子,于占洋连连摇头。

  与于占洋同村的王勇,是村里公认的能人。2018年年底,在包扶单位本溪市委组织部和村“两委”的沟通下,他成立了生态农业公司,参与村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振兴。

  公司在村里先期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植人参等中药材。在王勇的帮助下,于占洋将家里的6亩多地全部流转给公司。“我家每年土地流转收入4000多块,我还在人参产业园打工,去年收入2万多块。”于占洋笑呵呵地说。

  “种植平地人参,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考察和考证,人参对海拔高度、土壤成分以及气候条件都有着苛刻的要求。”人参产业园经理马玉胜告诉记者。

  “栽种人参,传统方法需要伐林开垦新土地,不仅破坏森林资源,还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王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万龙说。

  平地人参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种植到收获需要5到6年,虽然看似长得慢,但每年都能给当地村民带来收入。

  郑万龙给记者算起平地人参的经济账:现在,村里每天在产业园干活的村民有50多人,活儿多时有100多人。两年间,村民仅工资收入就达200多万元。

  郑万龙继续算着账,“按照承包协议,人参上市后村集体还能拿到收益分红,每年至少20万元以上”。

  “我们公司还将投入1亿元,再流转2000多亩土地,扩大人参等中药材种植,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马玉胜兴奋地说。

  在把平地人参作为“产业宝贝”之前,王坊村就争取资金45万元,搞起了黑木耳种植项目,王坊富硒黑木耳还曾参展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获得域外客商的大量订单。

  年产5000公斤黑木耳项目,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万元。接下来,村里又开发了香菇种植项目,在原有10座暖棚的基础上再建20座,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10万元。

  “这些项目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村民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郑万龙感慨道,“2016年以前,村民年收入不到7000元,2019年就翻了一番,达到1.5万元。”

  由当初的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郑万龙感慨万千。

  但是,王坊村的变化远没有停止。

  在村子西面的大山脚下,流淌着王坊村的“母亲河”——草河。风光秀美的山水间,村里修建了拦河坝,近20万平方米的水面上山水倒映,煞是迷人。

  “2017年,本溪市委组织部给我们村购买了15万尾鱼苗,放进小水库,现在最大的鲤鱼已经长到5公斤,还有鲫鱼、鲢鱼。”郑万龙介绍。

  秀美的山水和丰富的鱼类资源,

  引来无数垂钓爱好者驻足于此。“这儿的山水太美了,气候宜人,更难得的是这儿的鱼非常鲜美,我们钓上来的鱼不带回家,就用这儿的山泉水炖着吃了。”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钓鱼的张先生说。

  “现在,我们村已经将这片水域承包出去,在山间和河边建休闲度假屋,吸引更多垂钓爱好者和游客到此游玩。”望着远处的山和脚下的水,郑万龙憧憬着。

  走·想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以前,王坊村农业产业主要为玉米、大豆、土豆等传统作物,群众增收无门、脱贫无路。正是牢牢抓住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个关键,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王坊村走上了致富路。

  产业发展离不开村民,必须攥指成拳,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经营主体和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构建利益共同体。王坊村实施的“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现代农业投入大,产出慢,需要“放水养鱼”。产业兴旺了,鸟儿才能回来,鱼儿才能回来,打工的人才能回来,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转自10月11日《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