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溪市南芬区解放村挖掘资源优势,蹚出一条贫困山区旅游致富新路子——
  山区变景区 风景变“钱”景

  烟雨朦胧,云雾缭绕。在连日雨水的洗刷下,大山深处的本溪市南芬区解放村显得格外清新、静谧。

  9月11日一大早,解放村滴水湖村民组的唐凤财就开始忙碌起来,屋里院外,打扫了一遍又一遍。远远地看到一辆辆开进村口的大客车和小汽车,唐凤财喜上眉梢,“这只是开始,到了‘十一’黄金周,我们这里可是一房难求啊”。

  “唐叔,今天又有客人预订民宿了?”

  “可不是,我家的客房已经预订到‘十一’后了。”

  隔着半人高的一堵石头墙,28岁的周月钦正一边擦拭刚买的三轮电动车,一边与唐凤财聊天。

  “我以前在外头打工开大铲车,不仅辛苦,赚的还不多。这不,看到村里人用电动车和马拉游客,每年都能赚个四五万元,我也回家干上了。”周月钦憨憨地笑着说。

  在七八年前,这些都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解放村曾是南芬区有名的贫困村,村民多以种植玉米为生,土地贫瘠,产量低,效益可想而知。当时村集体外债就达9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4000元。”解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庆波告诉记者。

  大山深处的解放村,紧挨着一条大峡谷,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加之各种风化、侵蚀,形成了著名的“钓鱼台组”地貌。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对这些怪石、谷崖、飞泉等景观习以为常了。随着一批批户外爱好者来到这里游玩观光,我们才意识到这些地质奇观的价值。”徐庆波说。

  再也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了,要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变成“金矿”。从2013年开始,解放村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发建设大峡谷,2016年注册成立辽宁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让资源变成资本,让村民成为股东。

  解放村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百福广场,修建景观护栏、景观坝、垂钓园等景观设施和6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村民住宅改造也同时进行,翻建了院墙和门楼,绘制了文化墙,建成满乡民俗村。2017年,解放村大峡谷景区获批国家3A级景区。

  “旅游开发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徐庆波说,解放村鼓励村民多种草种树。近千平方米的草坪,4万多棵樱花、金叶榆、榆叶梅,130公顷的金花葵、格桑花、油菜花、荞麦花,使解放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峡谷花海。

  每年十多万名游客的到来,让解放村尝到了甜头。村民开办起10家农家乐和12家民宿,一些村民还购买电动车和马匹拉送游客,更多村民在景区摆摊设点,售卖自家产的蔬菜、杂粮、笨鸡蛋和笨猪肉,上山采摘的蘑菇、榛子等山货更成了抢手货。

  然而,解放村并未就此止步。村里与吉林赫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计划投资3.4亿元把大峡谷景区改造成4A级景区。专业的管理和资本的注入,使解放村发展旅游产业的底气更足了。

  2019年,解放村大峡谷景区接待游客比2017年增加5倍,达到60万人以上,10家农家乐都出现游客排队用餐现象,有的农家乐一天接待200多位客人。村集体直接从旅游中收益近100万元。景区还安置了300多名村民就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4万元。

  “我们要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努力让美丽风景转化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美好‘钱’景。再过3至5年,村集体每年可从旅游产业中收益200万元以上,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将达到2万元以上。”徐庆波表示。

  走·想

  面对发展困境,是继续苦熬过穷日子,还是创新思路,将风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乡亲们早日摆脱贫困?

  解放村给出了很好的答案,站在高山之巅书写出旅游发展的样本。

  如何将风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解放村瞄准市场需求,加强资源开发,错位拓展休闲娱乐,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景区带动的增收模式,村民通过旅游接待、配套服务、休闲农业、旅游商品等业态,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发展旅游要有世界的眼光,无论是移动的云,还是流动的水,都要注入旅游元素。尝到旅游发展的甜头,解放村的发展路子更加清晰:聚焦“山水”发展全域旅游,让山区变为景区,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努力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

  (转自9月15日《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