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朝阳凌源市刀尔登镇柏杖子村的刘福建,每天都沿着村口宽敞干净的柏油路去给自己承包的18个双孢菇大棚清棚消毒,为上料发酵做准备。

“过去没路,种啥都运不出去,咋能不穷?现在,无论是村口还是产业园区里,路都修得平平整整,收购车直接开到大棚门口,咱村建了300多个菌棚,一个棚每年能收入一万八。”刘福建边走边向记者算着他的经济账。

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建设脱贫路4730公里,解决1043个贫困村、45.2万名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发挥了“交通经济先行官”的带动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我省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政策和建设方案。精准定位,重点围绕2016年省政府认定的15个贫困县及81万贫困人口涉及的相关村,对农村公路建设需求进行专项调查。精准识别,根据道路使用功能,重点围绕产业路、上学路、旅游路等5类与脱贫攻坚关系密切的项目,建立规划项目库。精准施策,根据规划中各类道路功能属性,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及路面类型与结构,确保经济实用,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公路转。以路为线,我省把特色产业“串珠成链”,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建设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700余公里,有效盘活地区资源,带动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如大连庄河市建设旅游路22条90公里,直连旅游景点14处;)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相继完成五女山、望天洞等景区旅游路建设;锦州北镇市依托产业路建设,新增大棚186亩,发展果树124亩;辽阳灯塔市通过产业路建设,有力促进了辽峰葡萄、锦绣海棠规模化产业发展。

脱贫路,一头连着老乡,一头连着小康,质量含糊不得。我省接连印发《农村公路“十三五”技术政策》《提升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路面宽度、厚度、强度等技术指标、关键工序提出明确要求,对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参建各方职责进行重点强调,并连续两年进行质量复验,共抽检939项1987公里,钻芯4600余个,覆盖所有县区和标段。

今年,我省还将对15个省级贫困县“十三五”期间修建的1.3万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全面回访,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8万公里,全面完成了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改造危桥1466座,全面消灭了农村公路存量危桥。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升,百姓出行安全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