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五月,辽西谷子开播。


5月3日,建平县朱碌科镇朱碌科村,400多亩土地上,几台谷子精量播种机沿着地垄突突驶过,地垄就被盖上了一层黑色塑料膜。

这谷子播种,咋还盖“被子”?

“咱这地方旱,覆膜能保墒,提高地温,还能集雨。”朱碌科镇北老爷庙村书记李怀志告诉记者,近几年,辽西谷子播种都采用这种高效集雨覆膜穴播方式,利用精量播种机,能一次实现机械化覆膜、精量穴播、控量施肥和铺设滴灌带等全部作业。

“黑色地膜覆盖能全程控制杂草,精量穴播能免间苗,省人工”,省旱地农林研究所研究员、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朝阳试验站站长陈国秋说,辽西主要是雨养农业,覆膜能实现雨水有效叠加,变无效水为有效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建立起主动抗旱机制。有效改善谷子根部水、肥、气、热状况,增强植株抗旱减灾性能力,实现高产高效,利于规模化种植。

建平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特别适合抗旱耐瘠薄的谷子生长,所产谷子籽粒饱满、色泽纯正、营养丰富、醇香适口。其优质黄小米,早在清代中叶就被封为“宫廷贡米”。"今天,朱碌科镇也是全国最知名的小米集散地",朱碌科镇党委书记崔世忠介绍,全镇谷子种植面积2万多亩,年产量8500吨。

"咱村9000多亩谷子,加上外村流转的,一共13000多亩,”当了24年北老爷庙村主任的李怀志,今年刚被推选为村支记。个子不高,能耐不小的他,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怀志杂粮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商标,现在“朱碌科”小米不仅卖到全国,还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采用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春天与农户签订有机种植协议,秋天按照协议回收原粮。“农民每亩地只需交150元,啥都不用管,风险全部由我来担”,李怀志底气十足,“市场价涨,回收价就涨;市场价降,回收价不降。相比自己种植,农户平均每亩地能增收500-1000元。”

在李怀志带领下,北老爷庙村谷子种植面积由当初几百亩发展到现在上万亩。两年前,村里还成立了怀志有机杂粮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500多户。

“这400多亩新流转的土地将试种20多种谷子新品种,我们打算把这里建成杂粮示范园区,将来还可以发展观光旅游,等到夏天谷子长高、高粱结穗时,利用株高和颜色差,田里会形成“辽宁.建平,中国杂粮之乡”的字样。”

站在地头,李怀志踌躇满志:“那时候再来看,景色可老美了!”

链接:

谷子是我省主要杂粮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建平县、北票市、朝阳县、建昌县、阜蒙县、彰武县、喀左县、凌源县区等地区。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山坡耕地多,谷子耐旱耐瘠,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减产幅度小,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具有强大安全生产能力,也是调减籽粒玉米、粮饲兼顾、种养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中极好的品种,在实现地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轮作改良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