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记者获悉,面对社保扶贫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康平县从解决“三难”入手,建档立卡人员完成了应保尽保,其中60周岁以上人员实现了城居保待遇100%发放。

康平县已摘掉“贫困县”帽子两年多。此前,贫困人口不仅人员数量多、分布的村屯面广,而且遇到的具体问题复杂多样。贫困人中低保对象4873人,特困人员1841人,尤为突出的是建档立卡人员12953人,占全市74.3%。这些人员涉及到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187个行政村(社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康平县社保分中心主任陈冠宇从解决“三难”入手,奋力攻坚,收到了明显成效。

凝集群力克服人手少之难

康平县分中心按照业务分工只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19667人扶贫参保工作,面对时间紧和业务量大的考验,康平县社保分中心主任陈冠宇主动与县政府行政部门对接,借助地方政府力量开展工作。在县行政部门配合下,先后组织多次社保扶贫培训会,到6个乡镇召开现场办公会。并积极争取县政府大力支持,建立县里包乡镇、乡镇包村组的社保扶贫责任制,实行扶贫工作日报告制度。紧紧依托17个乡镇(街道)开展工作,针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的实际,陈冠宇带头与乡镇劳动助理或其他做兼职的经办人员,并号召各乡镇与村会计做兼职经办人员,分别建立社保扶贫工作微信群。利用微信群,统一发布社保扶贫政策和城居保政策,年点击人数2000余人次,随机解答疑难问题500人次。

千方百计克服找人之难

康平县建档立卡人员中有的在外地居住,有的户在人不在,有的根本没有联系方式,找不到人的全县共有317名。陈冠宇把找到人作为首要社保扶贫工作来抓,多次与县公安部门沟通,通过公安网调阅扶贫人员亲属信息,又广泛发动村(社区)通过扶贫人员左邻右舍,了解其行踪,通过亲属、邻居乃至同学、朋友,想尽一切办法,查找扶贫对象。胜利街道文化村的叶凌飞,已经在外地生活多年,工作地点不固定,手机经常换号,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他的亲属,找到他的同学,又通过同学找到他的朋友,在朋友处才找到他的电话,才联系上远在深圳打工的当事人。在其亲属的帮助下,办理了参保缴费手续。处置类似这样的情况,每个乡镇、村组都有精彩、感人的场景。2019年9月6日,这些扶贫对象全部找到,完成人员身份核实和参保工作。

特事特办克服参保之难

陈冠宇在对贫困户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贫困人员存在参保难的实际问题,他当即做出了决定:打破经办业务常规,采取特事特办方式帮扶。二牛所口镇二牛村建档立卡户贺迎新,因患精神疾病长期在铁岭市开原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家中父母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在征得其父母同意代办之后,康平分中心农保科与县信用社总部协调沟通,在当事人确实不能到场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银行卡相关手续,并且办理了参保缴费。张强镇七家子村的建档立卡户(重度残疾人)赵晓和,常年卧床不起,镇劳动助理赵晓东联系信用社工作人员,到赵晓和家里办理银行卡相关手续,然后和村里经办人一起帮助办理了参保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