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高山河流早已披上了银白色的棉衣。黑沟乡大川村村民张德峰扫净院子里的积雪后,便被老伴儿喊回屋里吃饭。浇上卤,撒点葱花香菜,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面下肚后,张德峰一脸的满足。“说起榆皮饸饹面,以前俺们都感觉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却成了‘香饽饽’。”

    大川村地处桓仁北部深山里,这里山多地少,曾经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张德峰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吃不饱,实在饿急了,父母就上山扒榆树皮。回家后,把白色部分剥下来,晒干磨成粉,再掺上点玉米或白面,就做成了榆皮饸饹面。“那年头,人肚子里没油水,整天就盼着吃大鱼大肉,干巴巴一碗面只能硬往下咽。”

    这一碗面足足吃了30多年。直到后来,当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家承包了6亩地,日子才一点点有了好转。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大川村铺上了柏油路,卫生所、文体广场等也一应俱全,当地百姓人均收入已经比10年前翻了近3倍。

    “时代不同了,人的口味也变了。”饸饹面逐渐成了身在外地打拼游子寄托乡思的热门食品,在一些特色农家院,价格比白面面条还贵得多。从不受待见到被人喜欢,张德峰做梦也没想到,变化是如此之大。这让张德峰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又重新加工起了饸饹面,或通过女儿们卖到外地,或卖到周边的农家院。

    加工饸饹面可是一个辛苦活儿,张家一年只能加工五六百斤,按照每斤5元钱计算,压一回能挣两千五百多元,足够半年的开销。饸饹面由此成了像张德峰一样的老人的冬季“摇钱树”。“很多游客觉得饸饹面对身体好,走的时候都会买几斤。”

    原来,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味道。“国家的好政策让俺们活得比年轻时候还有滋味儿!”张德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笑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