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鹏的剪影

    孙明鹏是托里住建局的副局长,三年援疆工作,一生托里情结。走在托里大街上,来自本溪市建委的他一一给我指点,哪个民生工程是辽宁援建的,哪所学校是辽宁援建的,他参与了哪些工程的建设与监督。

    他最难忘的,是在托里的2次突击任务。

    第一次,为环卫工人建设务工房。从一张图纸到房子完工使用,只给10天时间。10天很长,但10天又很短。他倒排工期,同步施工,购买建筑材料与购买生活用品,化压力为动力。那个时候,时间不能按小时计算,只能按分钟甚至按秒计算使用。10天之后奇迹出现,新房完美亮相,100名环卫工人如期入住。

    这一工作经历让他领悟了,没有不能,万事皆有可能。

    第2次,是铁厂口火车站的建设施工。为了保证车站的使用,他负责修建安检房、停车场、道路硬化,时间恰恰也是10天。

    有了上次的经验,临危他也不惧,更从容也更自信。

    工人三班倒,他一个人挺着。

    出现问题马上现场调度处理,发现毛病立即当场改正。解决问题不是不过夜是不过小时。工程如期完工,他却瘦了黑了。那天采访路过车站,他特意停车带我到车站去走走,一个个指点着给我介绍与讲解,欣慰中有一丝职业的自豪。

    在托里工作时间长了,孩子想爸爸,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去。

    他说,过年就回去。

    孩子问,什么时候过年?

    他说,下雪了,就过年了。

    于是,本溪飘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女儿打来电话让他践行诺言:下雪了,爸爸回来过年吧。

    他负责所有本溪援建工程的联络与监督,经常在托里县城的大街小巷,在托里的七个乡镇的村村落落跑来跑去。托里风大,雪经常在路面上堆积成一道雪墙。每次出去,他都要带上一把铁锹,以便铲开雪墙打通一条道路。那次去冬窝子住5天,手机没有信号,怕长时间不联系家里人担心,他就和伙伴爬到很远的山顶上,点着一堆火取暖,然后围着火堆给家里人打电话报平安。

    妻子生病照顾不了孩子,他带着孩子回到托里。那天,他早早出去开会,离开宿舍的时候给孩子打开电视让她看动画片,怕孩子小不懂事,一个人走出去,就把孩子锁在了家里。 他开了一上午的会,孩子一个人呆久了害怕了,就哭了拼命的哭。

    辛耕听到孩子哭声,派人到会场把他找回来。

    刘立伟的速写

    刘立伟是托里县公安局的副局长,用一个字形容他的工作就是忙。在托里的4天采访中,我与来自本溪市公安局交通分局的他只匆匆碰过两面,只谈了半个小时,印象中,他的手台一直在呼叫。

    他甚至都不愿意谈自己。

    他到托里的时候,孩子正上初中,生活的压力只能让妻子一个人扛着,带孩子复习、补课、陪伴老人。万事不但开头难,中间亦难。特别是读初中的孩子,成绩的每一次起伏,情绪的每一丝变化,都是妻子的疼与痛。援疆三年,妻子是唯一没有到托里探亲的家属,刘立伟说,她确实没有时间。

    今年中考,孩子顺利考上本溪高中。此时,他真正松了一口气,如果中考有什么差错,他发自内心的无法面对妻子,面对孩子。

    只能从别人的描述中去还原,甚至去想象,他怎么样把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铸造成剑。知道他24小时不休息是经常的事情,托里21300平方公里的面积,差不多是本溪8418平方公里的三个大,最远的派出所离县城200公里,作为负责刑警工作的副局长,他不是在案件侦破的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援疆的第一年,他就侦破了200多起案件。

    他曾经一个人,不远万里到吉林抓捕罪犯。

    他曾经一个人,不远几千里到重庆抓捕罪犯。

    在托里,盗窃牛羊的案件比较多,由于牧民的牛羊数量多,许多牧民并不能当时就发现牲畜被盗,冬宰的时候才发现牛羊少了。这个时候,距离发案常常过去了几十天,线索少,难度大,他就充分发挥熟悉牧民生活的当地民警作用,确保案件侦破,罪犯入网。

    彩色谢东奇

    谢东奇是本溪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编导,到托里广播电视台任副台长。“既然来到这片土地上,就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体现自己的价值。”媒体人谢东奇在工作笔记上写下的第一句话就具有媒体人的特点。

    托里广播电视台有员工31人,少数民族有24人,文字功底相对薄弱。作为副台长,他上班的第一天正好是教师节,何不利用这个新闻宣传的节点给同事们做个新闻策划,让他们知道新闻稿件还可以这样写?想法一定,他把所有记者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把他的策划思路一步一步地告诉记者,然后带着记者采访。新闻稿件他写一份,让每位记者也写一份相互借鉴,用实战代替理论讲解。当晚,《辽宁新闻》、《新疆新闻联播》都采用他们策划的新闻。中秋节,为了巩固成果他提前策划提前部署,本溪顶岗实习大学生新疆托里过中秋等新闻,一个星期内两次登上辽宁卫视和新疆卫视的新闻联播节目。新闻引起新华社记者的重视,派出记者深入采访,使托里的外宣更上一层楼。一个多星期的共同采访和朝夕相处,他与所有采编人员都成为好朋友,结成了师徒对子,他把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每周共同采一次访,每月上一次新闻采访课,记者们有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进步很快。现在,托里广播电视台有完善的编前会、采访制度,采编人员业务技能大幅提升,并且即将建成托里县融媒体中心。他自己采写的86篇稿件在新华网、人民网、辽宁卫视、新疆卫视等各级媒体上发表。

    他相继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专栏,托里电视台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3月,他临时授命主持全台工作,从3月份至今,他不知道什么叫正点下班,电台、电视台、播出部门的行政事情要全面掌握,稿件的审看,新闻的终审,相关新闻业务必须把关,在办公室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一年半的时间快过去了,年底他可以回到本溪。但是,托里电视台的许多工作需要他。县领导找到他,征求他的意见,希望他留下来。信任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幸福。征求妻子同意之后,他决定继续留在托里,留在电视台,把新媒体中心建设好,把新闻宣传的质量提高。

    李铁的远景

    本溪电视台的文艺部主任李铁兼任托里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文联副主席、社科联副主席、外宣办副主任。作为副台长,他深入编采一线、走入新闻编辑间、制作机房。与编辑记者共同找选题,研究镜头。在沙漠拍片时,他坐在地上给年轻同志传授摄像经验,让他们了解“摄像如何表达编导意图、如何以成片艺术效果来设计拍摄手法”的创作理念。

    作为文联副主席,他撰写5000字长篇纪实散文《放歌天地间》在《塔城文艺》上刊载,以饱蘸激情的文字,对冬不拉的起源,阿肯阿依特斯的流派、曲调、风格以及托里县境内民间文艺的流传和传承,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解析。他深入大漠胡杨深处,撰写电视片《大地精魂》解说词,并求助本溪台的播音录音同事录制解说词,该片在地区评奖中斩获一等奖。他还在《本溪日报》上开辟“北疆行”专栏,连续撰写8篇散文,从历史、地理、人文、音乐、民俗、两地文化差异等方面向本溪读者介绍托里。

    托里辽阔,让李铁的文字飞翔。

    郑继兵的近景

    谈起在托里的感受,郑继兵说得最多的是孩子。他援疆的时候,孩子还小,担心孩子不能理解爸爸为什么离开自己援疆,他设计一种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就是把工作的场面用图片发给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去年,铁厂沟火车站通车,孩子看到他在现场忙碌的图片,高兴地在日记上写道,最开心的是能看到爸爸,最高兴的是爸爸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爸爸不在身边,孩子少了一份父爱,但是多了一份对责任的理解,这也是他即便在孩子身边也给不了的。孩子到托里来看他,他带孩子走了新疆最美的独库公路,也去祭拜为修建公路而牺牲的烈士陵园。孩子问他,为什么这些人睡在了这里,他就给孩子讲了烈士的故事与生命的意义。一年级的孩子,无法读懂这一切,也无法理解更多的价值与牺牲,只是担心地问他,爸爸你会不会也永远地睡在这里。

    在托里,来自市发改委的郑继兵更多的时候是在项目工地,提起本溪7个县区与托里县7个乡镇结对帮扶的项目,他如数家珍。对每个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他都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问题。一年来,他陆续为县区筛选包装渔业养殖、活畜交易、红花加工、牧家旅馆等5大类重点项目,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0余次。

    他支持托里县建立就业服务平台,组织本溪市相关职业院校及专业技术人员到托里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13期,其中劳务输出培训班7期,培训待就业贫困人口120人,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0人。2018年,各县(区)对口帮扶托里县7个乡镇160万元资金,2019年,各县(区)对口帮扶托里县7个乡镇的210万元资金均已到位。

    他说,在托里,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家国情怀,对于他,此刻的家国情怀是具体的是细小的。

    在托里援疆干部食堂2楼的走廊楼梯墙上,有一面图片墙,十几幅照片都是本溪最美的景色,水洞、关门山、平顶山,图片最前面是两句话:三年援疆、心系家乡。

    队员们说,想家了,就看看家乡的风景照片,解解思念故乡之苦,来客人了,就把家乡的美丽景色推荐给他们看看。

    一墙图片,两种情感的表达。

    本报记者  冯金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