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了关于苏联政府援助我国建设156项重大工程的协议,本钢工源厂两座高炉以及附属系列工程位列其中。由此,本钢的第一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在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一五”建设期间全面铺开。

    本钢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号召,掀起了生产建设的新高潮。工源炼铁厂两座高炉扩建的主要设备从苏联成套引进,炉容从原来的758立方米扩大到920立方米,矿槽和上料系统也进行了改建,两座高炉分别于1956年10月1日和1957年9月1日投产出铁。本钢南芬铁矿结束了半个多世纪的井下开采的历史,建成大型露天机械化开采的矿山。其它附属工程,如南芬选矿厂的恢复与新建工程、新建烧结厂工程、第二焦化厂恢复建设工程、第三发电厂的改建工程、炼钢厂改建工程等,也在大约两年内相继竣工投产,确保了本钢的铁、钢、材等主要产品全面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一五”生产计划,为新中国的交通、机械制造、国防军工等行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钢的第二次大规模技术改造依然由国家层面拍板决策,计划利用1970年到1977年的8年时间,实现“三二二”改造规划,即年产生铁300万吨、普钢200万吨、特铁20万吨。在当年本钢的各处改造扩建战场上,不仅汇聚了北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设计施工单位,还有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二、第三支队参战,进而,本钢“三二二”改造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一场群众运动。

    1970年5月15日,本溪市各单位万余人参加了建设歪头山铁矿大会战,标志着本钢“三二二”改造正式打响。8年时间内,歪头山铁矿、五号高炉、第二炼钢厂、初轧厂、连轧厂、20万吨特钢生产线改扩建,以及耐火、发电、动力、制氧、机电修配、运输设备等公辅设施相继建成投产,国家为本钢投入资金约13亿元。然而,由于受到“文革”干扰,“三二二”改造计划的设计、施工、工艺技术和配套设施均存在着重大缺陷,致使该计划未能如期完成,且收效很小,原设计200万吨钢的三座转炉到1980年只能年产80万吨,原设计159万吨的连轧机组只能年产25万吨。

    直到改革开放,本钢集团的技术设备改造才真正发生质变,历经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造风暴,先后完成了上规模、调结构的历史使命,并逐步迈向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钢铁“智造”时代。

    1988年底,本钢人终于攻下200万吨钢这一难关。1989年,1700热轧机组产量突破159万吨的设计能力,达到162万吨,创造出当时国内同类机组高速度、高质量的先进水平,其生产的板材因首屈一指的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成为国内出口镀锌管的首选原料。

    “八五”“九五”时期的“双四百”改造,本钢围绕矿山扩帮、高炉扩容、转炉自动化、1700轧机现代化改造,以及针对烧结、焦炉等落后工艺的一系列升级改造,结束了无连铸、无冷烧、无精炼、无冷轧、无铁水预处理的历史,产品产量、质量大幅提升。1995年,冷轧工程的投产,使本钢成为继宝钢、武钢、鞍钢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冷轧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0年,本钢率先在全国大钢企中实现全连铸生产。2002年,本钢铁钢产量分别超过400万吨;2003年,热轧板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400万吨。

    2008年,东北地区炉容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本钢新一号高炉建成投产,拥有十余项世界先进技术的国内首座最大宽度的2300毫米热轧机组建成投产。2013年,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轧制效率高、成品精度高、厚度薄等特点的本钢不锈钢生产线全线贯通。同时,随着冷轧超薄板、无取向硅钢、热镀锌、电镀锌、高强钢等机组陆续建成投产,本钢的冷轧产品品种、规格实现了汽车板、家电板的全覆盖,产品性能无论强度还是韧性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产品结构从以普通板材为主,转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管材、线材、棒材为主。

    从“十五”到“十三五”,本钢的钢铁产量先后跨越了800万吨、千万吨钢产量目标。截至2018年底,本钢集团的铁钢产量达到近1600万吨,是改革开放之初的近20倍。更为重要的是,持续技改升级使本钢的铁、钢、轧及配套工序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冶炼及轧制效率成倍提升,主要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本钢集团每项工程都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三级计算机系统协调着炼钢、连铸、热轧、冷轧工序的生产,并通过数字模型的创新开发,不断控制产品精度和内在质量,不断对设备问题进行诊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钢铁制造中。ERP信息化工程建设使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软件”管理,生产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成本管控实现良性循环。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本钢集团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转炉炉龄、转炉钢铁料消耗、热轧成材率、冷轧成材率等一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初,本钢集团又制定实施了新一轮持续3年的技术改造方案,按下绿色升级“快进键”。本轮技改几乎涵盖该集团各主要生产工艺链条,重点对品种结构调整、新材料研发、绿色及智能制造、自有矿山资源开发、产能置换等五方面进行改造更新,强筋健骨,使其真正跨入“绿色钢铁”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本报记者 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