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不用柴,垃圾变燃气。这样的山村你见过吗?仲夏时节,走进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湾湾川村,街道两旁一排排琉璃瓦别墅农家干净整洁,过去农户院中一个个脏乱差的柴火垛不见了踪影,倒出来的土地成为了绿茵茵的萝卜青菜小菜园,惹得路过的城里人停车走进这些“农家乐”品尝鲜美的时令蔬菜。从实施烧菜革命推动环境改善到靠美丽环境开展全域旅游,湾湾川人用智慧托起了村民美丽生活的幸福新天地。

    坐落在辽东大山里的湾湾川村共有518户,人口1869人。过去,这里也和东北的其他村一样,柴火垛家家有,垃圾堆得村巷到处都是,村民们的收入只有靠几百亩土地刨食。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是几辈子父老乡亲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变成了现实。

    2000年,位于湾湾川村的望天洞景区开发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到这里旅游。

    那时,村里本想借着旅游的光开一些小饭店帮村民挣点钱,但脏乱差的环境却使游客们游完洞后纷纷走人。村“两委”班子意识到,发展经济离不开村里的环境建设,为此,他们决心从整治村里的环境入手,建设干净整洁的美好新山村。

    村党支部专门带着村民到一些卫生好的发展地区学习,回来后召开村民大会号召村民从自身做起抓环境,推动村民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同时他们向村里的垃圾开刀,村里统一购置了专门用于回收垃圾的塑料垃圾桶,并编上序号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每天清晨,由专门的垃圾保洁员跟随垃圾回收车,挨家挨户按照编号对垃圾进行回收,并记录在册,保证垃圾都能及时回收清理。他们还在村里建立了垃圾处理点,将回收的垃圾统一暂存,达到一定存量后再由县里进行处理,这种“户提供、村收集、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使这个村的垃圾处理逐渐步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

    虽然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得到了改善,但祖祖辈辈烧柴、烧秸秆等原始生活方式,还是改变不了环境脏乱差的根本。为了彻底整治村环境,2008年,村党支部通过与县能源办寻求支持,投资350万元在村里建设桓仁第一个生物质(垃圾)气化站,年可产生物质燃气168万立方米,相当于253.77吨标准煤,可使全村500多户村民直接受益。更值得称道的是,气化站机消耗的物质全部是可燃生活垃圾,年消耗可燃垃圾和农林废弃物740吨,实现了垃圾整治和燃气供应的有机结合。

    湾湾川村利用生物质(垃圾)气化站加工村民家中垃圾的做法,显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质(垃圾)气化站集中供气工程项目,每年可替代居民烧柴4500吨,取暖原煤1350吨,按每亩天然幼林产薪柴0.5吨计算,每年可有效保护天然林面积9000亩。同时年减排二氧化碳506.4吨、减排二氧化硫1.64吨、减排氮气化物1.43吨……这些对改善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调节改善局部气候、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作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因生活垃圾而产生的环境脏乱差难题,而且让村民们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每年每户能节省燃料开资650元,算下来全村每年就是30万元。

    通过环境整治,湾湾川村成为“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好去处,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016年,该村依托望天洞景区资源优势,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湾湾川旅游专业合作社,成员79人,在全村建起42户满族特色农家乐,目前已有260个农户参与旅游产业,占全村总户数的52%,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6%,村民靠旅游业及辐射产业年增收600多万元。

    近年来,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生态文化示范村,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国家法治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