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边振辉是在他的办公室,他说起话来很有条理,笑眯眯的很和蔼,和记者印像里采矿人的固有形象并不重合,当记者问到,为何会从河北矾山磷矿来到本溪时,他说,想为家乡辽宁做点事情。

    1983年7月,20岁的边振辉走出校园,被分配到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辽宁有色地质勘探公司104地质队从事地质找矿工作。地质找矿工作是艰苦的,攀陡岩、穿密林、涉溪流、过险滩,风餐露宿,鸭绿江畔、浑江岸边、长白山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正是这份艰苦帮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他从地质编录、填图基本工作做起,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地质工作者,先后完成了包括铜、铅、锌、金、银等在内的多个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地质报告和技术专题报告,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1988年5月,他应聘成功,参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河北省矾山磷矿工程建设,由一名地质找矿工作者转变为矿山开发建设者。河北省矾山磷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磷矿,矿床埋藏较深,上有村庄,毗邻历史名胜,开采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边振辉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利用水文地质模型和工程地质岩组分类指导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取得显著技术和经济效果。在做好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基础上,边振辉与其他科研人员开始进行采矿方法试验研究,经过近三年的现场反复试验,引入充填采矿方法,用于高承压含水层下矿体开采。终于获得成功,使“水下压矿”由“呆矿”变为可利用资源。此项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2010年度和2012年度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奖,并被列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共获得国家奖励资金2000万元。同时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其中《无底柱分段菱形矿房嗣后充填采矿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4年10月,边振辉带着多项专利技术来到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成为国内“超大规模超深井”金属矿山——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项目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同时,将《无底柱分段菱形矿房嗣后充填采矿关键技术研究》这项发明专利权转让到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从知识产权方面,为这项专利技术应用到思山岭铁矿深井开采奠定了基础。他带领工程技术团队,围绕采矿方法和工艺系统展开项目优化,在同等建设规模的条件下,大大简化了采矿工艺系统和基建工程,节省了建设投资,使思山岭铁矿项目建设投资从88亿元降到58亿元,节约投资30亿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选矿工艺优化,流程缩短,项目占地大大减少,由原设计的105公顷减少到70公顷以下,大大减少了林地、耕地的占用面积,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边振辉说,思山岭铁矿是国家双超项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依托矿山,也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单位之一,对我国深井矿山开发意义重大。边振辉加入到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后,在领导设计优化的同时,参加了思山岭铁矿所有关于深井矿山开采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参研的《超深井大载重高速提升关键安全技术研究》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5年来,边振辉从一个地质专业的初学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矿山建设者。做为土生土长的辽宁人,他如今回到家乡为东北振兴贡献一份力,也圆满了他的赤子之心。

    记者手记:

    边振辉56岁,从事地质和矿山技术工作35个年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耕耘在国家大型矿山建设项目和生产一线,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前沿技术——深部矿产资源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做出了卓越贡献。

    到了边振辉这个年纪,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可谓功成名就,大部分人已经不在一线打拼了,而他每天都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在思山岭铁矿的建设现场忙碌着。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边振辉穿着工作服与普通工程技术人员一样,遇到问题总是听取别人意见之后再谈自己的想法。而且不凭借自己数十载的经验来处理问题,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解决。在他身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风范和敬业精神。

    进而记者想到,边振辉现在是把他的本领和敬业毫无保留地带回来家乡,献给了本溪,这真是本溪之幸。本溪太需要更多的“边振辉”了,我们为边振辉带给家乡的那颗赤子之心点赞。

    本报记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