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守着‘老样板’过日子了”
    ——记者跟随农民卖铁犁喜看春耕大集新变化

    仲春四月备耕忙。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的农贸集市上格外热闹,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早上7点,村民于德贵带了一副铁犁来赶集,闲坐在路边一直乏人问津。他感慨道,现在大家都用“铁牛”,不用铁犁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春耕备耕,最常用的是铁犁、锄头等农具以及牛、马等牲畜。据一些当地老人回忆,黑沟大集远近闻名,每年备耕时节,周边乡镇的农民都会聚到这里赶大集,人数最多时达上千人,有专门的牲畜交易市场,农耕用具也高达20余种。

    物转星移,世事变迁。如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牛、马等牲畜和铁犁、锄头等传统农具没了市场,但是“铁牛”这一现代农业机械却越来越受欢迎。集市上,几台手推式播种器和农用车吸引了众多农民的目光。“这台手推式播种器现在卖得很好,都快卖断货了。”厂家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向农户推销。种粮大户马连波绕着播种器转了好几圈,一番思虑后,终于选购了三台。

    “以前用牛犁地,用马拉车,现在那些都‘靠边站’,不中用了。”马连波说,“手推式播种器操作简单,上手快,一个人一天能种3亩多地,效率是过去的好几倍,俺家的120多亩地就全指望它们了。”

    一些绿色、生态的种子和农业技术也在集市上得到推广。几家种子公司销售人员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在选购种子时,他们愿意购买安全性更高的高抗性种子,对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等也逐渐认可。为了方便农民购买,他们专门到这边赶大集,效益比从前好多了。

    林果苗木、药材种子成为集市新卖点。与从前单纯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相比,如今,农民们逐渐倾向于在原先的土地上培育中药材和绿色苗木。相同的土地,不同的效益,让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在现场,记者看到,临近乡镇的农民将自家的药材种子和树苗拿到大集上出售,得到众多农民的追捧。

    等了2个多小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于德贵终于以80元的价格卖掉了那副铁犁,是因为买家的地在山坡上,才不得不用铁犁。“以后俺们也得换一下思路,不能再守着‘老样板’过日子了。” 于德贵笑着说。

    本报记者 肖乙瑾